描写重阳的古诗词

文章 2019-07-05 17:01:56 1个回答   ()人看过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下面是关于描写重阳的古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霑 同:沾)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以上是小编推荐描写重阳的古诗词的内容,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经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说到重阳节的古诗,我相信很多人都能说上一两句,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者李清照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重阳节的古诗词大全带你重温以前那段背书的日子,还有领略重阳节的文学意义,重塑我们对重阳节的文学印象。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