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课文内容

文章 2019-07-05 19:47:24 1个回答   ()人看过

语言的魅力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给一位双目失明的行乞老人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帮助老人行乞的事,说明了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语言的魅力课文内容,欢迎阅读。

语言的魅力课文内容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lán〕褛〔lǚ〕,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他不像其他乞丐〔gài〕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用说,他是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shēn〕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shān〕姗而去了。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唉!”那盲老人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让·彼浩勒听了,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问那个盲老人下午的收入情况,那盲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也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

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语言的魅力教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2、默读课文,练习分段,继续学习抓住主要内容,归纳段落大意。

3、学会生字新词,练习用可是造句。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六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同教学要求2

三、教学难点:

理解填上字后的作用。

四、教学用具:

投影片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检查预习情况,熟读课文,质疑。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9课语言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音、形、义

(音)魅、漆

(形)魅、繁、牌、衷、盲、添、陶、醉、漆

(义)繁华形容兴旺热闹的城镇或街市。

褴褛形容衣服破破烂烂。

乞丐生活没有着落,专靠向人要饭或要钱过活的人。

陶醉着了迷,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良辰美景天气好风景美。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的力量。

无动于衷不理睬,毫不关心,不动一点感情。

2、自读课文,做到正确。

三、读熟课文。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

2、再读课文,争取正确流利。

3、同桌互读互查。

4、指名读。

5、自读自查。

四、默读课文,质疑。

五、小组讨论,归纳疑问。

六、全班讨论,归纳疑问。

(为什么添上几个字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作业:抄写生字词,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分段,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为什么诗人让·彼浩勒添上的那几个字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弄清这个问题。

二、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5自然段。

第二段:第6自然段。

或: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2~5自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三、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1、要弄清为什么添上字后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要知道:①添上了哪几个字?②添上前与添上后有什么变化?③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2、理解第一段。

①、默读,思考:添上之前与添上之后有什么变化?

之前: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体会乞丐的穷苦与有钱人的冷漠)

之后:笑着,多极了。

②、诗人为什么满意的笑了?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

(他对自己在那行字前面添上的几个字所起到的作用感到满意,也为自己能用语言帮助了那为穷苦的盲老人感到高兴。揭示了诗人关心同情穷苦残疾人的善良品质。)

③、有语气地朗读。

④、概括第一段段意。(哪些内容是主要的?自己试着归纳。)

3、理解第二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诗人让·彼浩勒添上的那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第6自然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与让·彼浩勒加的几个字有什么关系?

(春天到了自然会使人们产生许多美好联想,可是一词把正常人和盲人拉到了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和极大的心理反差)

②、有语气的朗读第6自然段。

③、概括第6自然段段意。

(诗人添上了几个字后木牌上的话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使行人产生了同情心。)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

一、搭配词语

二、照样子写句子

可是:转折关系。句子前后意思相反。

1、理解例句的意思,体会可是前后的句子关系

2、补充句子。

教室外同学们有说有笑,可是(我在教室里闷闷不乐。)

屋外大雪纷飞,可是(屋子里温暖如春。)

3、自己用可是造句。

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了,人们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可是爸爸还在工厂加班。

三、检查背诵情况。

1、自己背诵第6自然段。

2、指名背诵。

3、一起背诵。

4、同桌互背互查。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