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己认错的作文

文章 2019-07-05 21:40:49 1个回答   ()人看过

错,让学生自己认

记得有一次思品课,那节学习的是《我是环保小卫士》一课。我首先放了一段录像,让学生 欣赏大连海韵广场的美丽风光,感受到大自然给我们人类带来的生机。接着学生通过各种形 式的学习, 知道了大自然和人类息息相关,人人都要保护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使学生的心灵经受了 一次洗礼。最后引导学生自由畅谈学习本课的体会,同学们激情振奋,发言踊跃,纷纷举手 示意我。这时我看见一个女生手举得高高的,脸上也一副着急的样子,我就大声叫了她的名 字。她站起来急切地说:“老师,王强撕纸还直往我脚下踹。”顿时,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 同地投向了他俩的方向

“老师,废纸不是我撕的,是她撕的。”王强反驳道

“不是我,他撒谎。”?

“老师,是王强撕的,我看见了!”?

“我也看见了,就是他撕的!”?

“你们胡说,我根本就没撕!”?

教室里这下子可就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我看在眼里,什么都明白了 。这时我完全可以通过这几个同学的证明把这个“淘气包”——王强拉出来,当着全班同学 的面狠狠地批评一顿,说他往地上撕纸破坏班级环境,不注意班级环境卫生,用老师的尊严 命令他把纸扫干净。但这又有什么好处呢?真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吗?我何不因势利导 ,把坏事变成好事呢?我把目光投向全班,平静地说:“谁扔的纸片并不重要,更主要的 是大家都要自觉保持班级的环境卫生,哪一位同学愿意做环保小卫士,从身边小事做起,把 纸片捡干净?”我的话音刚落,几乎全班同学都把小手举起来。我又说:“大家这么爱集体 ,关心班级,老师很感动。这么多同学举手,该让谁来做呢?”这时王强连忙站起来大声 说:“老师,让我去捡吧!”我笑着对他点点头说:“好!”他马上把纸扫得干干净净,我 用赞许的目光看看王强,然后对大家说:“王强真能干,而且又不怕脏,不怕累,一个人把 纸全扫干净了,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做一个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

下课后,我刚回到办公室,王强就来到我身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老师,这纸是我 扔的,以后我再也不随地乱扔东西了。”看着他那天真而又自责的样子,我轻轻地抚摸着他 的头,脸上不由得露出欣慰的笑容。

【案例分析】

在这件偶发事件当中,当时我也很生气,但作为一名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从人格 上尊重学生,要给学生创造反思和走向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健康成长,简单粗暴的态度不能 解决问题,因此我针对当时出现的情况,再结合本课的主题因势利导,以“谁愿意做 环保小 卫士,把纸片捡起来”激励全班,教育个人,收到很好效应。如果用命令的口气让王强捡起 来,对他将是一种责罚,而“责罚是一种特别刺人和不无危险的教育方法”。教师要能够想 到学生的痛苦,才表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我之所以没有随便指一 名学生快速地把纸捡起来,主要是给王强创造一次成功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它以注意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的差异为基点 ,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运用对学生激励的方式,达到树立学生自信心,激发他们的 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就要具备这个观念。当然,要想达到教育的成功 ,教师本身要克服“唯心史观我独尊”的传统观念。就“纸片”这件事,老师给王强创造成 功的机会——从“不是我”到“让我捡”,及时当众表扬他,让他看到自己的成功点、闪光点

叶圣陶先生教导过:“教师之主导作用,益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非为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这就要求当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急中生智,巧妙 处理,抓住有利的时机,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