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的作用作文

文章 2019-07-06 12:21:59 1个回答   ()人看过

前不久老江在办公室讲公交车上发生的鬼故事,怀着猎奇的心情,不停的追问故事的具体情节,当时却是没有感觉什么,只是觉得惊险而刺激,可是昨天晚上因为加班改稿,八点办才回家,走出录排公司,才发现天空淅淅沥沥着小雨,地面湿湿的,有些滑,行人很少,加之地理位置有些偏僻,车辆也打了招呼似的,早些休息了,一个人走在大街上,风夹着雨的凉打落在身上,神经被刺激后,发出不属于这个季节的颤抖,遂将衣服收紧了,开始向着站牌跑去。昏黄的灯光下,只看到路两旁横七竖八的车子,罩着一层水珠,冷清的街道忽然有些落寞。红绿灯自顾自的交替着关于规则的事,却不知,在这个地方这样的天气,形同虚设,我迅速的穿出红灯,来到等车的地方。

没有感到太多的焦灼,公交车在我期待中如约而至,上车后才发现车里没有开灯,漆黑一片,后面坐着两个老人,加司机乘务员,还有我共五人,不是我想得多,只是这种搭配,这样的背景,还有人物,以及人物的个数、打扮包括坐的位置,都与那个故事出奇的巧合,莫名的恐惧从脚底升起,心开始纠结,画面交错着,惊恐中做出警戒的姿势,不住的回头看那两个老人,没有光只看到花白的头发还有脸的轮廓,越看越不敢看,于是只盼赶紧到下一站,然后下车,尽管窗外的雨紧了起来。

下一站意料之外的上了好多人,还有人抱怨着,为什么不开灯,这时才感到心落在地上,长出一口气,开始笑自己,太善臆想,自己吓唬自己,于是开始鄙视,不好也许很差劲的自己。但心中感觉的并不是讨厌,而是有一些崇拜和满足,说不清,从来也没有把自己说清过。也许每个人都是太过奇绝的山,没有人能够翻越,包括自己,我们千变万化的心理面貌,不亚于历史经历五千年的人事变迁,于是谁能每时每刻的入微观察并精准雕刻?更何况我并不是生活忠实的记录者,尽管有这个愿望。

有的时候听说了太多的志怪故事对我们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能是障碍,如果从来没有知道过还有那样的发生,我们可以无知的活,欣赏着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感悟的东西,或者至少是赏心悦目精彩纷呈的事物,我们会不自觉的刻下他们的画面,整个大脑深深浅浅的沟壑玲珑而动人。可是有一天突然发现因为有一种相似的情节曾经真实的或者逼真的上演过,我们开始预感会不会在再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于是惶惶不可终日,人是何其聪明又何其愚笨的动物。纷繁复杂的想象力常常让我们自己满足,满足于那种丰富和花团锦簇,却不知,如此多彩的斑斓也会缤纷出散发着魔气的“潘多拉宝盒”,这便是过于丰富的副反应。

就好像很多类似的名言哲理,“越是知道得多,越是谨慎”,“圆圈理论”,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都反应了一个关于认识与障碍的问题。那么究竟该怎样去解决矛盾呢?我只想说知识、经历和见闻固然重要,但对他们的分辨力更加重要,那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力。只有筛选性的摄取,辨别的接受,恰到好处的内化,才能得到我们最想要最应该要最预期的效果。那时候恐怕是这样的结果:“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你会发现知识和精力让你越来越游刃有余,越来越豁然开朗。

关于认识的障碍副作用和促进正作用,你能够处理好吗?我想自己还是要努力,有些知识确实可以给我们一种积极的感悟,它也许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十全十美的的方式,但是它可以让我有某种心理反省和感受,不至于颓废沮丧或者得意忘形,它能够帮助和引导我们向着正确的主流的大众认可的方式去思维,去面对,去解决。

人生而脆弱,面对生活诸多的不可预期,我们需要知识的辅佐,才能变得坚韧而从容,这两种品质很重要,对于你,对于我,对于这个时代。

我知道自己的论述并不缜密而无懈可击,也不详尽而浑然一体,甚至漏洞百出,破绽触手可及,但是真的有多少东西值得推敲?更何况我只是想提出某种观点,如果能够引起思考,甚至有一点点算不上收获的启悟,那么就不算无病呻吟。

还好,我还是十分的清醒,所以庆幸,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关于知识的作用作文]相关文章: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