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声喧哗,网络大V更应承担责任(时事类作文)

文章 2019-07-06 14:58:45 1个回答   ()人看过

时事链接

2013年8月10日,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在央视新址召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与网络名人交流座谈,提出“网络名人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因为他们的网上一言一行影响更多的人。网络名人应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积极发挥凝聚正能量作用,鼓舞更多网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互联网是虚拟空间,但责任不能虚拟,每一名网民都应葆有责任意识,比如发言应有边界,“你的权利止于我的鼻尖”。

每个人都有话语权,但网络大V因其粉丝众多,且知名度较高而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有学者认为,当名人遇上微博, 他们的舆论能量激增至“满格”,微博时代就是意见领袖的时代。不管此论是否夸张,大V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

网友曾有这种说法,“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好像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像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 000万,你就是一家电视台。”有些网络大V的粉丝量高达一千多万,甚至两三千万,他们在微博上挥斥方遒,呼风唤雨,更应该谨言慎行。

比如,一个未经证实的假消息,一旦经过大V转发,瞬间便可能传诸微博各个角落,天下人皆知。其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即便最终被证伪,造成的影响也难以短期内消除。

面对一条可疑的信息,大V在转发前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少一些架秧子起哄的心态。正如新浪网总编辑陈彤所称,随意转发新闻造成网络轰动效应确实不太妥当,“转发之前最起码应该首先上网搜索一下,查查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历史学者纪连海披露,他曾给一个转发过虚假新闻的资深媒体人发过私信,指责他没有经过核实就发布假新闻欠缺专业精神,甚至怀疑他是否另有目的。不知道这个资深媒体人到底是哪位,但不少大V都曾转发过虚假新闻。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