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一天》小学作文讲评

文章 2019-07-07 01:09:22 1个回答   ()人看过

快乐的一天(5群的水晶二年级)

5月19日星期六天气:雨

今天早上,我们班在梦幻水乡搞活动。

我们玩了盲人摸饮料和抢凳子游戏。盲人摸饮料非常好玩。

第一个游戏开始了。首先,小盲人戴上面具后,在原地转三圈,好让小盲人迷失方向,不让小盲人那么容易摸到饮料。小盲人摸饮料的时候,有些同学弄了一些恶作剧:同学们有的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有的拿东西去碰小盲人的手,让小盲人以为摸到饮料了;还有的看见小盲人走错方向,就急忙跑到前面把小盲人拉到正确的方向。整个游戏热闹非凡。

第二个游戏是抢凳子,这个游戏非常好玩,凳子的数量比参加游戏的人数少一个。这个游戏是这样玩的:同学们围着凳子转圈,听到指挥员喊停才能坐下,抢不到凳子的同学就被淘汰出局,这时就拿掉一个凳子,下一轮游戏又开始了最后三名同学为胜利者,还能得到奖励的爽歪歪饮料。

大家在玩游戏的时候,一边听着指挥员的口令,一边用紧张的目光盯着凳子,生怕自己抢不到凳子。心急的同学还没等指挥员喊停就坐了下来,指挥员笑呵呵地说:我还没喊停,你们怎么就坐下来了呢?作废,重新开始!游戏现场发出阵阵欢声笑语。

今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就到了下午,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梦幻水乡。

接下来我们来看妈妈的感言与辅导过程:

妈妈感言:非常老师,您好!我是5群的水晶。

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一直都非常期自己的作文待能得到非常老师的点评,自己也在看《作文,多大点事儿》,昨天还拿了《实战篇》到学校看。只是我这个妈妈懒,没有上传,真BS自己。

前天女儿班上组织同学郊游,其中还做了两个小游戏。

在写日记前,女儿问我:妈妈,我这篇日记可以发给非常老师点评吗?我说:是可以发给老师看,但那么多妈妈晒作文,非常老师不一定会讲评你的。女儿当即表示,发给老师,才会有点评的机会。因为日记没有题目,后来女儿说,题目就叫《快乐的一天》吧。

刚开始写这日记时,我先让女儿口说作文,写到第一个游戏时,她只描写了一下活动,就写到很开心了,想结束了。

下面是妈妈的辅导过程:

妈妈:看了日记,是让别人知道你玩了什么游戏,但别人看你这日记,能想象到你玩游戏的画面吗。

颖颖:

妈妈:你说说你们当时是怎么玩的游戏?

颖颖:戴上面具后,转了三圈,然后才开始走去摸。

妈妈:那你知道为什么要转几圈吗?

颖颖:应该是让同学转晕了,容易走错吧。

妈妈:那我们就把这些写上,这样,别人看了,脑海里就会呈现一幅游戏的画面,做到了这点,就说明你的日记够生动,成功了。

然后又口说了两次,才正式下笔写了第一段。

妈妈:游戏描写完了,那我们要写个什么样的结尾呢?

颖颖:想了想,就自己写了个热闹非凡。

妈妈:还有更好的吗?

颖颖:我觉得这个就挺好的。

第二个游戏也是先口水,然后再下笔,原来口水时,说了这句,但没有写这时就拿掉一个凳子,下一轮游戏又开始了

妈妈:别人看了,会不会不明白现在少了一个人,那凳子不就和人数一样多了吗?别人能明白怎么玩的游戏吗?

颖颖:那还是写上这句吧,然后就用省略号了。

妈妈:可以。

玩游戏的情景这段:先口水,然后几乎是自己写的。

妈妈:你现在说说看你们当时是怎么玩的,心情怎么样?

颖颖:大家看着凳子时,是用紧张的目光还是用紧张的眼神好呢?

妈妈:目光是看别人或别的事物,也就是眼睛看东西,眼神是别人看你的(不知道这样说对吗?)。

颖颖:一边一边是不是对称?那天我在非常作文那里看到,这样的是对称。

妈妈:是的,是句子的对称。

颖颖:哇,我就用了非常老师的对称了吗?还有那六什么了(她是想说六根六尘)?

妈妈:我说这里确实用到了,笑声那部分就是声法。

颖颖:哇,我就用到了六根六尘?(很高兴的样子。)妈妈,是不是用了非常老师的方法,作文就会写得很好?

妈妈:是的,我们慢慢来,妈妈也在学习中。

指挥员笑呵呵地说——这句

颖颖:是用笑呵呵、笑吟吟、笑嘻嘻、笑哈哈,还是哪个笑好呢?

妈妈:用笑呵呵或笑哈哈吧,因为当时大家都是很开心的,对吧?

妈妈:我们来一句结尾和第一个游戏的结尾对称好吗?

颖颖:(想了一下)游戏现场一阵欢笑声,发出阵阵欢声笑语。说了几个,最后自己定了这个,没有妈妈的参与。

结尾也是她自己写的。

我们先来讲评妈妈的感言。第一个是关于亲子作文,我们讲作文的一个核心就是亲子作文。在《作文,多大点事儿》这三本书里,都在讲亲子作文,特别是《实战篇》与《提高篇》里,每一篇作文、每一篇范文都是亲子作文,这些孩子为什么能提高得这么快?为什么进步这么大?原因就在于亲子作文,就在于扶上马,送一程。

有一些妈妈担心,亲子作文是不是会让孩子产生依赖?举个例子:我们带着孩子去爬山,有一些地方太高,孩子爬不上去,我们就要抱他一下;有一些地方孩子跨不过去,我们就要背他一下。抱一下、背一下,是为了让孩子能达到目的,到达山顶的目的。写作文也是一样,当孩子遇到一些地方绕不过去、迈不过去的时候,我们就扶一下、帮一下、提醒一下、启发一下,孩子就能达到这个目的。爬山的过程中,抱一下、背一下,并不影响孩子爬山的体验,在写作的过程中提醒一下、辅导一下、启发一下,也不会影响孩子对于作文的体验,这个体验就是收获。

第二点,在亲子的过程中,还有亲情。亲情加上亲子,孩子在良好的情绪、正面的情绪中,才能有正面的能量与正面的吸收。如果我们在亲子的过程中,扮演着法官与被告、上级与下级的角色,会是什么结果?想必没有一个孩子希望当被告,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当下级,天天遭上级的指责与训斥。亲子,就是亲近,就是亲情;亲子,不是轻(轻视)子,今天轻子,明天你在孩子眼里必定是个轻妈,这个道理要明白。

第三点,教学相长。大部分妈妈没有专业的写作能力,这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知而行之、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只要去做,必定会有效果。在本文妈妈的感言中,妈妈也有所不知,有所不懂,但与孩子一起探索、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就能教学相长,孩子走上正路了,家长就轻松省事了。

不管是在孩子身体成长的道路上,还是在孩子学业成长的道路上,扶上马,送一程十分重要。孩子蹒跚学步时,扶一下、搀一下,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自己能独立地走起来,最后能跑起来;作文之路上,牵一下、导一下,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独立地掌握写作的能力。

第四点,就是在妈妈感言中孩子提到的:

颖颖:一边一边是不是对称?那天我在非常作文那里看到,这样的是对称。

这个方法很好。特别要说的是,当孩子还小,还不太明白对称句的时候,用并列的关联词是一个有益的方法,关于关联词与对称句的关系,大家可以参考《基础篇》的第21页,也可以参考《提高篇》中的第35页,在书中我们是这样讲的:

低年级孩子写对称的笨办法:如果我们不知怎么跟孩子讲对称,我们就让孩子记住几个关联词:有的有的,有还有,有些有些,一面一面,一边一边。这些关联词,只是一个外在的表现,其内在,就是对称。由这些关联词组成的句子就是对称句。

并列型的关联词还有:不仅而且,同时同时。

我们来看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一些典型的并列句,是用又又来展开的: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在这一段中:有有是一个对称句的关联词,如又如又如是另一组关联词。

我们再来看一下朱自清的《春》有一句话: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在这一句话中,没有关联词,但也是对称句,我们不妨在中间加上关联词:

(有的)坐着,(有的)躺着,(可以)打两个滚,(可以)踢几脚球,(不仅)赛几趟跑,(而且还可以)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我们通过这样的演练,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两个道理:第一,并列型的关联词是对称句的连接;第二,如果我们明白了对称句,便可以不用关联词。

第五个问题:关于亲子作文中的口说作文。这一个问题,可以去参考《基础篇》中第一章第六节会说话的孩子就能写一手好作文,里面有一篇例文叫《秋天》。同时参考《提高篇》中第二章,有三篇口说作文,分别是《下雨》、《口香糖》和《螃蟹》。

回到本文,先从总体的结构上来讲。小朋友写得很好,有头、身、脚,呼应得很好,同时,在身子这一块是以两个游戏、两个对称段的形式展开的。这样,快乐的一天就写得丰满了。另外,在句式中有对称句、对称词,给文章增加了节奏感与可读性,同时,也注意了六根六尘中声法与意法的运用,还有小盲人也是一个借代的技法,说明孩子体会得很到位。

下面就提一些提高的建议:

第一,本文是以日记的形式出现的,一开头写了天气:雨,那么本着词、句、段为主题服务的精神,这个雨与我们玩的游戏是什么关系?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玩的时候、高兴的时候与雨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雨的景与自己高兴的情,是不是可以写出来?

第二,在原文中有同学们有的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虽然小作者提到了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但这个叫声是什么呢?能不能用象声词更加具体地表现出来呢?文字有了声音,我们才能听到声音,有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才能体会到言之有声。

第三,还可以把原文写得更实一些,先来看原文:

有的拿东西去碰小盲人的手,让小盲人以为摸到饮料了;还有的看见小盲人走错方向,就急忙跑到前面把小盲人拉到正确的方向。

在这个游戏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对称的思维来想:

是不是还碰盲人的脚了?是不是扯盲人的衣服了?

是不是拉盲人的裤腿了?

还有,看到小盲人走错了方向,除了拉他以外,是不是叫喊着了?是不是跺脚了?

还有小盲人的动作与表情——表情上有着急吗?有生气吗?小盲人自己有被逗笑了吗?

在动作上,小盲人摸索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快的时候是怎么样?

慢的时候是怎么样?

有蹲下来一点点地摸索吗?

有直立的时候猛扑过来吗?

有半蹲着用腿扫吗?

小盲人在被大家愚弄的时候,有没有也斗智斗勇愚弄别人呢?

再来说第二个对称段。这个对称段中,小作者写到了两个人,一个是作弊的人,一个是教练,那还有一些人是不是也可以写呢?

比如,被罚下去的人是什么表情呢?转了一圈之后还留在赛场的人又是怎么样的呢?

旁观者是什么样的呢——有喊加油鼓励的?有埋怨责怪的?失败的人下场时是怎么样的呢——有垂头丧气的?遗憾可惜的?还有表示不服的?没参加的人——有跃跃欲试的?有不敢参与的?

如果是在室内,这样热闹的气氛与外面的雨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是在室外又是什么关系?会不会是大家的热情、大家的温度早就战胜了雨、战胜了下雨带来的凉意?

第三,通过这样的一次活动,体会到了什么——同学的友情?活动的有趣?还是学会了斗智斗勇?总之,还可以运用对称的思维把这个活动写得更实、更细、更活泼一些。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