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6篇

文章 2019-07-07 15:26:42 1个回答   ()人看过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1

对过节兴趣越来越淡了。春节便春节,在冰箱里多放些东西,坚持几天不去菜市场而已。中秋便中秋,买来月饼也不吃,做做样子罢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香味越飘越浓时候,我们刚好学到汪曾祺先生《端午鸭蛋》一文,平淡幽默语言,侃侃而谈中流露出对故乡与儿时生活眷恋,这种情愫抓紧了我,让我也深深陷进了对家乡怀恋之中。

家乡端午节是有非常多讲究。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芦苇叶,碧绿碧绿,或者是槲叶,散发着淡淡清香。端午节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女主人用灵巧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一个精致粽子便诞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芦苇叶与粽子香气。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大蒜,鸡蛋。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圆白玉般大蒜,肉红色椭圆鸡蛋,碧绿不规则形状粽子,从颜色搭配到形状组合,都煞是好看。熏艾蒿,我们这里离山远,艾蒿都是从集市上买,在端午节这天挂在门楣上,过几天干透了,取一两只在屋子里点燃熏一下,至于熏目是什么,我是不非常清楚,有人说是熏蚊子,我想可能还有更多东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大概类似其他地方熏五毒吧。带香包,鲜艳布料做成各种形状饰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们心爱饰物,挂在脖子上不时嗅一下。系五色线,手腕脚腕都要带。但最让我记忆犹新,却是黎明时分却去田野里拔“圣草”了。这里说圣草,加引号,是我实在想不出当时大人们怎样说。

长辈告诉我们,月宫里嫦娥,年年不停地捣药,这些药是要在端午节前夜,洒在各种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这些药还停留在草上,如果这时拔回来,熬制成水,用这水来沐浴,可以治好百病。小孩子当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们就呼朋引伴出发了,向着蒙着神秘面纱田野,我们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农历五月黎明是美好,空气凉凉,清爽滋润,周围都静悄悄,你无意一台眼,也许就逢上邻家来挖野草孩子。相视一笑里,多少欢悦在其中。早晨田野在这一天提前被惊醒了,那茁壮青草上,露珠还在转动,我们需要草是有讲究,如猫猫眼,一摸眼就红那种草,今天不怕它,就采。还有车前草,节节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回家,这样那些神秘药才会有效啊。慌慌张张回家去,抬头看看天空,战胜了太阳般自豪。现在想来,还觉得那种神秘如格林童话中哪一篇,太阳一出,万物回复原貌神秘。

又要端午节了,谁还会去野地挖草呢,给孩子洗澡,有专门沐浴露了,粽子也懒得包了,吃不了几个,干嘛哪么费劲,买几个就好了嘛。可是,在种种过程里藏着细心,乐趣,也买些就可以了吗?在能亲自做时候,不要买了吧,因为一个简单“买”字,让我们失去了多少美好东西啊。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2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走过了浩瀚历史的烟云,传承着一种歌唱民族和爱国诗章的文化气息,在风风雨雨的岁月洗涤中,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映照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最早记载于《荆楚岁时记》,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端午节还有很多的别名,如“浴兰节”、“女儿节”、“菖蒲节”、“天中节”等,都是和民间习俗有关的一些生活细节而来。

而“端午节”能在泱泱华夏流传至今,最大的因素却是因了一位受人民敬仰的伟大诗人——屈原。他的爱国忧民的情怀,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与意志,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首开新诗体——《楚辞》,后人将其与《诗经》并称“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他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一部部文学瑰宝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如日月辉映,流光溢彩。在他有限的一生中,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以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为己任。当他的祖国面临灭亡的时候,他悲愤难捱,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历代的文人墨客,到了端午节都要写诗作赋,以表达对屈原的缅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文秀《端午》诗歌让人在节日的扼腕叹息中多了一份怀念。唐代褚朝阳也有“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的诗句,深切地表达了人们对一代爱国诗人的尊敬与纪念。

而民间的纪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一种遍布全国的文化习俗。流传至今的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等纪念活动。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江河荡舟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故称“赛龙舟”。而“吃棕子”,则是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演变为现在的每逢端午节“吃棕子”的习俗。“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赛龙舟”和“吃粽子”,说明了中国人民对屈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有着高度认同。因此“端午节”也是中华民族表达对优美诗歌、伟大诗人崇高敬意的一个节日。

感时怀古,抚今犹叹!伟大的诗人虽然在行走在遥远的古代,但他的从“小我”走向“大我”的思想及人生理念,他那壮丽辉煌的诗篇,却穿越的时空,以一个浓郁的民族节日的形式,与我们相连千秋万代。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穿越千古的荷风又吹过屈原故里,田野,麦黄杏熟,河畔,棕叶飘香。一个与诗歌有关的节日——“端午节”,又在疏疏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中向我们走来。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3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xx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4

老人们说,端午节是门前悬挂的艾草,菖蒲,可以驱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们说,端午节是河上的一条条龙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小孩子们说,端午节是腰上挂着的一个个香袋,每一个都装有一个童趣的心。只要拥有过她的人,哪怕只听过她的故事,都会有刻骨铭心的感觉,我又岂能例外。

端午节是我们这块神州大地上的一个传统节日。到了那时,可热闹了!人人门前悬上艾草,挂上钟馗,有的地方还有赛龙舟,但这些还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欢吃粽子,爸爸对我说,端午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投江殉国。我想,爱国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国家和民族团结支柱,屈原精神的伟大,在于他心忧天下,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叶。妈妈对我说,箬叶要到山上采,山上会有箬叶树,我和伙伴们,大人们一块儿去采箬叶,山上有人工栽种的箬叶树,所以我们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采就行了。我每次都会与伙伴们竞赛,看谁采的多。箬叶采回家后,还得用剪刀剪去箬叶的两端,放在水里泡个一天半会儿的,才能包!有了箬叶还不行,还得有糯米和馅料,我家是吃荤的,所以当然是去买肉了!

肉买来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欠这阵东风了!妈妈包粽子前,当然要先把糯米搅匀,再依次放下三勺盐,两勺酱油,两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着,才可以包。妈妈把箬叶折成三角形,流下一个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馅儿,然后又把糯米添满,再将箬叶包在糯米上,用线一绑,就形成了一个枕头形。我看着妈妈做了许久,做得糯米没了,馅料空了,才停下来。停下来后,我望着一个个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着妈妈快点煮几个,可妈妈说,一时半会儿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着都直流口水,又怎么肯出去呢但妈妈一定要我先出去玩会儿,我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去。来到街上,我见到许多伙伴也在街上,我一问才知道,他(她)们也和我一样,出来的。我们各自说着想象中自家的粽子应该是多么多么的好吃!

过了一会儿,我们各自怀着满腔喜悦回家了。的我飞一般跑回家,一到门前就闻到了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香味,马上跑到厨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劳抛到九霄云外了。我一看盘中正冒香气和热气的粽子,也不管烫不烫,随手抓起一个,还真烫,我一下子把粽子扔到这只手,一下子把粽子抛到那只手,一下子又这只手抓抓,一下子又那只手挠挠,可我毕竟是皮肉之躯,太烫了也受不了,就把粽子用衣服包起来,再用小刀将粽子切开,一下子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我馋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无穷!我马上跑到街上,一会儿跑到这家,一会儿跑出那家,一会儿又蹦进了另一家,相互品尝着,各自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科技在发达,时光在飞逝,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不会变。它将在神州大地上永远流传下去,越来越旺盛……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5

我们家乡有许多的风俗习惯,节日自然也很多。有春节灯节、青明端午、中秋重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的。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然而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对它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热情地急切地欢迎着它的到来。

每一次过端午节都是非常开心快乐的,我们用一颗热爱的心去感受端午节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愉快与乐趣,我们的收获可大了。

端午节最受欢迎的食物便是粽子了,那天是要吃粽子的。每逢端午节,基本家家户户都有几大串。勤劳的妈妈灵活地用双手做出了一个个美丽惹人的粽子,我们看在眼里,如此简单的做法准不会呢?说不定我比你们做得更好呢,可别小看我,于是我决定在母亲面前“大显身手”,让妈妈看看我有多么的聪明。可不知怎的,我做的粽子始终没有母亲做的那样好,有时还有些小漏洞会漏米呢。母亲在一边看着笑个不停,然后熟练地教我做。做完了后,母亲用绳子把一个个粽子捆住,再成一串,大约有七、八个,之后放进锅里煮熟。

开饭了,粽子被送上了桌。把包装叶剥去,黄澄澄的肉食展现在我眼前,迫不及待地沾了点白沙糖就投进了嘴里,味道美极了,我津津有味地吃了几个,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你知道粽子有几个角吗?”大哥突然问。“五个”我脱口而出。“年年吃粽子,它有多少个都不知道。来,仔细瞧瞧。”母亲递给我一个粽子笑着说。“你可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了”母亲望着我问。“它是传统下来的,哪有什么由来。”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时大哥有点得意地说:“是为了纪念旧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直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等都值得我们学习。”我瞅了大哥一眼,嘟起小嘴说:“我也要向屈原学习,爱真理、爱正义、努力学习,好好保卫我们的祖国。”爸爸妈妈大笑起来,笑得是那样的开心,粽子吃得更有味、更香了。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的风俗习惯外,有时还要划龙舟比赛。主要是在一些大河上进行的,在我们的家乡就是清水江了,清水江也有点著名哦,有时间你也来看看。江岸两边埃埃挤挤地站满了人,肩并着肩,脚跟并着脚跟。看,比赛船只正处在同一战线上,每位队员正沉着地等待着发号令。“啪”号声已响,各位船员紧张而又熟练地操纵着船浆,不停地有规律地在水中划动着。此时此刻,各队的“啦啦队”也正在兴奋地舞动着,呐喊着,为自己所支持的船队助威。进入了高潮阶段,真是精彩极了,热闹极了,鼓声、呐喊声混成一片,震耳欲聋,翻过几座山坡都能听见。船员那雄健的姿势,必胜的信念,令我赞叹不已。其实,胜败与否,在他们心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发挥出了真正的最高的技术水平,精神可喜。

端午节,十次有六次还吃杨梅呢。那墨红的果实,甜甜的果汁,真是美味可口,又酸又甜。令人越吃越想吃,不过,吃多了,牙齿有些酸痛。因此小孩子还唱道:“杨梅,杨梅真好吃,吃完过后真难过,请找个地方坐一坐。”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又何止这些呢。可我的笨笔写不出多少,就让它在我心中珍藏着吧,让我从内心去体验那些风俗习惯,去感受它独特的“美”。

端午,端午,你是我追求的见证,我一定坚持正义,更会向往你的“美”。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6

端午节,大家一定都开开心心地坐在餐桌前,美滋滋地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但是我在这个端午节,不仅吃了粽子,还体验到了自己包粽子的乐趣。

昨天,我乘公交车来到外婆家,准备向外婆“讨教”怎么包粽子。一跨进家门,就看见外婆站在桌子前,两只手不停地上下翻动,不到两分钟,一个胖乎乎的粽子就在外婆手里诞生了。见此情景,我不禁两眼放光,恨不得马上包出个更“胖”的粽子来。

于是,我急忙对外婆说:“外婆外婆,快点教我包粽子嘛!”

外婆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说:“好好好,等外婆把这个粽子包好就教你噢!”

“嗯。”我兴奋地点了点头。

“好了好了,我来教你了!你想包白米棕还是肉粽呀?”外婆笑眯眯地问我。

“嗯……白米棕?肉粽?”我搓着手砸吧着嘴,暗暗地盘算着,“还是白米棕吧!”

“好。”外婆指指一锅雪白的糯米对我说,“白米棕要用这种糯米,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包噢!”只见外婆先拿起一张粽叶,轻轻一卷,使粽叶变成了一个拖着两条“尾巴”的锥形,再往这个缺了底面的锥形里放进糯米和一颗红枣,然后用那两条“尾巴”盖住锥形的缺口,最后,外婆拿出一根绳子把已经成型的粽子“五花大绑”,并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哦!原来那么简单的!下面看本天才的吧!”看了包粽子的整个过程,我不禁信心大增。可是,这世上有些事情,还真是说说容易做做难!我信心满满地上了阵,拿起一张粽叶,猛地一卷,随着“嘎嘣”一声脆响,新鲜的粽叶断成了两截。“失误失误,一次小小的失误而已嘛!”看到这个不应该发生的错误,我一边用冰冷的手捂住脸颊,试图让自己脸上的红晕退去一些,一边自己安慰着自己。

说罢,我又拿起了一张粽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轻轻地一卷,一个完美的锥形在我手中诞生了!“耶!我真是个举世无双的天才!”我得意洋洋地欢呼起来。接着,我学着外婆的样子,用右手拿了一点糯米,放进锥形里,又拿起一颗红枣使劲地塞进糯米里,谁知我塞得太用力,再加上原本就捏得不太紧,这个可怜的半成品粽子在我手中不幸“光荣牺牲”了。“Ohno!怎么可以这样?”我看着粘了满手的糯米,郁闷地抱怨着。

“哼,这点微不足道的挫折,怎么打得败本天才?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在一番自言自语后,我第三次拿起了粽叶,小心翼翼地把粽叶卷成锥形后,先往里面放了一半糯米,放进红彤彤的红枣后,再拿起另一半糯米盖上。“嗯嗯嗯,很不错很不错!还有最后一……两步就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到了!我左手紧紧地捏住尚未完工的粽子,生怕一不小心再掉了,右手拿着“尾巴”把锥形包裹起来,我伸出第三只手……咦不对,已经没手了!“外婆,帮我拿条绳子过来!”我转头向正在忙碌的外婆提出要求。从外婆手里拿过绳子,用别扭而笨拙的手法勉强把粽子“绑”了起来。

把粽子捧在手里细细端详,只见此粽身躯歪歪斜斜,瘦不禁风,让人心生怜悯之情也。不过虽然丑了点,但毕竟还是我包的第一个粽子,可谓是呕心沥血之作!迫不及待地放到锅子里煮了起来。十五分钟后。啊呜……砸吧砸吧……嗯嗯嗯……虽说外观不怎么样,但是味道还是很好!

在此,我郑重推荐同学们:自己去包一下粽子吧,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