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我难忘的元宵节

文章 2019-07-07 22:17:41 1个回答   ()人看过

篇一:我难忘的元宵节

外婆一大早就去超市买回了三大袋汤圆;妈妈知道我喜欢吃汤圆,也去买了四袋;爸爸工作忙,下班时才想起今天是元宵节,也去便利店买回三大袋!这样一来就有十包汤圆了!怎么消灭呢?大厨妈妈前思后想,终于果断下令:“吃!”于是,傍晚时,我、爸爸、外公早早地坐在桌前,愁眉苦脸地等待大厨的“虐待”。

“上菜喽!”妈妈殷勤地大呼小叫着端出了两大碗汤圆。我一会儿工夫便吃了十四个汤圆。我忙对爸爸说:“我吃完了!”爸爸却皱着眉头说:“我这碗起码有20个,是不是多了些儿?”外公含糊不清地说:“二十个?我这碗最少有三十个!”唉!我正准备跑走,却被妈妈逮了个正着,“乖,再吃一碗!”转眼间,我们三人面前又各多一碗汤圆。“天哪!我吃不下了,妈妈!”可恶,这招一点也不生效。妈妈继续煮。时间一点点地流逝,我们终于撑不下了,成了“残兵败将”。这时,我的肚子又一阵“翻江倒海”,哇!好痛啊!看来吃坏了胃。可卫生间里还有人,肯定是爸爸和外公占着了!

在三位食客的抗议下大厨终于收兵了。当大伙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突然说:“今晚吃的还不错吧!”“行,行!”我们小鸡啄米似地点头说。“那一定很难忘吧?”“难忘极了!”我苦笑着,心中却想:废话,吃这么多能不难忘吗?最后,老妈甩出了一句令人吐血的话:“要不,我再做点汤圆去吧?”我们全倒。

天啊!有没有搞错啊!

篇二:常州的元宵节

常州的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半,又名灯节、上元节。下面就让我给你介绍具体风俗吧。

这一天,各家晚餐都吃米粉团子。小粒无馅的为“糖圆”,大颗有馅如百果、枣泥、油水的称“元宵”。晚间家宴后,外出赏月观灯。

入夜,火树银花,大街小巷到处彩灯游动,令人目不暇接。处处敲锣打鼓,钹铙萧管齐奏闹元宵。女士结对出游“晾街”,正是“邀月客邀邀月客,看灯人看看灯人”,热闹非凡。当时有首儿歌描述常州灯市的盛况:“甘棠桥,对鼓桥,鼓楼对着庙门口,镗镗镗!灯来哩!灯来哩!嗲个灯?一团和气灯,二龙戏珠灯,三元及第灯,四面如意灯,五子夺魁灯,六角凤菱灯,七子八婿灯,八仙过海灯,九莲灯,十面芙蓉灯,镗镗镗,灯来哩!后面还有一条老龙灯,一跳跳出二十四个小猢狲,吓得娘娘小姐呆瞪瞪。”

太平军攻克常州后,每逢元宵节,“圣兵”敲起“太平军锣”欢庆元宵。青云坊两侧戏楼上,太平军男女“圣兵”化装演唱滩簧,军民同乐,往往通宵达旦。这天,街头巷尾常有五至七人在一起,手提锣鼓,边敲边行,俗称“浪街元宵”。来回路线不能重复,称“走三桥”;有的途中摘一把初出叶的菜,拭衣领,称为“解发腻”,乡间姑娘还把秃帚、竹枝等用麻茎扎成一丈来高的芦炬,在田间焚烧,谓“照田财”,以占卜干旱和雨水的情况。

这就是常州的元宵节。

篇三:元宵节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妈妈说这一天就意味着这个年就算过完了。

要开始收心了。因为马上就要是新学期了。元宵节家人要在一起吃元宵或吃汤圆,表示要团团圆圆。中午去奶奶家还看见小区的中心广场里还有点灯笼猜灯谜的活动呢!我还准备去参加呢,猜对了谜语还有奖品呢!中午在奶奶家吃了饺子,下午还在奶奶家吃汤圆儿和元宵呢!

篇四:元宵节的晚上

元宵节到了,一轮明月挂在天边。外面非常的热闹,平房上挂着灯笼贴着福字和对联,家家户户都吃着元宵和汤圆。有一个男孩在点火放烟花,一个女孩非常想看,就捂着耳朵蹲在旁边看。哗——烟花点燃了,五彩缤纷的烟花飞上了天,真好看!另外两个小朋友提着灯笼,念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大人在家看着元宵晚会。

12点到了,大人们催促着孩子们快回家睡觉,院子里没人了,但是,大家都非常开心!元宵节真快乐,我永远喜欢元宵节!

篇五:元宵节的夜晚

今年元宵节的夜晚,一轮黄黄的明月挂在当空。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贴上了对联,墙角的两棵梅花树上的梅花全开了,发出一阵阵的幽香。

大门外,小朋友们在开心地玩耍。看,丁丁和东东在放炮,丁丁有些害怕,一个手捂着耳朵,一个手点炮,一会儿放鞭炮,一会儿放花炮,夜空中时不时伴着“咚咚”声,出现一个个五彩的火花。奇奇和亮亮提着灯笼走来了,他们俩看见东东和丁丁在放炮,连忙跑过来说:“丁丁,东东,我们能和你们一起放炮吗?”丁丁说:“可以呀!一起来玩吧!”这时,院子里飘出了汤圆的香气,小朋友们都跑回家吃团圆饭了。

元宵节的夜晚真是又美丽又热闹!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