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登门访士文言文翻译

文章 2019-07-08 02:21:28 1个回答   ()人看过

《齐桓公登门访士》是西汉刘向的作品,讲述了本文他求贤若渴的一个小故事。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齐桓公登门访士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

作品原文

齐桓公登门访士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已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 "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选自刘向《新序》)

作品注释

1.见:拜见

2.稷:人名

3.从者:跟随的人

4.万乘之主: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国君

5.下:名词动用,放下架子对待

6.布衣:平民,老百姓

7.已:停止

8.不然:不是这样

9.傲:轻视

10.爵禄:爵位和俸禄

11.固:一定

12.霸王:霸王(之业),即霸业

13.夫子:对稷的敬称

14.庸:岂、难道

15.犹:尚且

16.相率而朝:一同前往朝拜(齐桓公)朝:朝拜

17.靡:没有

作品译文

齐桓公召见一个叫稷的小吏,一天去了三次也没有见到,随从就说:“你作为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君王,召见平民百姓,一天去了三次却没有见到,就可以停止了。”桓公说:"不是这样的,轻视爵位、俸禄的士人,一定会轻视他们的君王;君王如果轻视霸王之业,自然也会轻视有才能的人.即便稷敢轻视爵位和俸禄,我哪里敢轻视霸王之业呢 "齐桓公召见了五次才见到稷.天下的国君听说了,都说:“齐桓公尚且降低身份对待平民,何况我们这些一般的国君呢?”在这时其他的君主一起前往朝拜(齐桓公),没有不到的。齐桓公能够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使天下(错误的事情)全都得到匡正的原因,都因为他能够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士人啊。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