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圣诞老人手抄报

文章 2019-07-08 09:32:42 1个回答   ()人看过

圣诞节虽然是西方的节日,但现在也有许多的中国人对它酷爱。下面是圣诞老人手抄报,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

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记载,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找个母亲,然后就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的意思是“庆祝基督”,庆祝一个年轻的犹太妇女玛丽娅生下耶稣的时刻。

《圣经》记载,玛丽娅和木匠约瑟夫订了婚。可是,在他们同居之前,约瑟夫发现玛丽娅已怀孕。因为约瑟夫是个正派的人,又不想把这件事说出去让她丢脸,所以他想悄悄地和她分手。他正在考虑这事时,上帝的天使出现在他的梦中,对他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娅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个男孩子,你们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

尽管耶稣的确切生日并不清楚,大约是在2000年前,但是日历按着假定日期把时间分为公元前(耶稣基督诞生前)和公元后。在公元后的头三百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最后,在公元354年,教堂的领导人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基督的生日。

圣诞节的来历

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耶路撒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

经过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耶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

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12月25日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耶稣降生的传说有关。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圣诞节麋鹿的由来

红鼻子麋鹿名子叫~~鲁道夫

鲁道夫生下来鼻子就是红的,它被别的麋鹿们取笑,可是有一个圣诞夜风雪太大了,麋鹿们什么都看不清楚路况而迷路了,红鼻子麋鹿用它的红鼻子作为信号,把迷路的麋鹿们集合起来,后来圣诞老公公就让红鼻子麋鹿带头,好让其他的麋鹿跟上。

至於鲁道夫的名字应该是圣诞老公公取的啦~~~^^"

圣诞老人总共拥有十二只驯鹿,一边六只。 第一只叫做Dasher,猛冲者的意思 第二只叫做Comet,彗星的意思 第三只叫做Cupid,丘比特 第四只叫做Dancer,跳舞家 第六只叫做Prancer,跳跃 第七只叫做Vixen,雌狐 第八只叫做Donner,是荷兰语中的雷 第九只叫做Blitzen,也是荷兰语,闪电 第十只叫做Fireball,火球 第十一只叫做Olive ,橄榄 第十二只叫做Rudolph,也就是鲁道夫,大家应该认识他吧! 另外在提供一个八卦消息:第八只「雷」其实是鲁道夫他爹吆!! 圣诞老人原本驯鹿的组合只有九只,到了后代才多出了三只,变成了整整十二只。也就是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圣诞老人驯鹿。

你知道吗――― 西方圣诞节的节日气氛如今已影响到中国人,很多人却不知道,其实不同国家的西方人过圣诞节,也有些不一样的传统。

圣诞老人最初源于欧洲的民间传说。他的原型是一位生活在公园四世纪小亚细亚的主教尼古拉斯,人们模仿他给表现好的孩子送礼物,并借此传说来鼓励孩子们更听话。荷兰语的圣尼古拉斯(Sinterklaas)传入英语,就成为Santa Claus,“圣诞老人”这个人物便出现了。作家与艺术家们让这位圣诞老人骑上驯鹿,带着圣童,手持圣诞树降临人间,他们钻进烟囱,把礼物放进孩子们床头的圣诞袜或者鞋子里。口口相传之后,圣诞老人最终变身成为我们今日所熟悉的着红装、留白胡子的形象。

12只驯鹿各有名字

圣诞老人原本只拥有9只驯鹿。后来不知怎么又多出3只,现在普遍认为圣诞老人的“驯鹿纵队”共有12只名字各不相同的驯鹿。

驯鹿中第一只叫做Dasher,意为“猛冲者”;第二只叫做Comet,意为“彗星”;第三只叫做Cupid,意为“丘比特”;第四只叫做Dancer,意为“跳舞家”;第五只叫做Kirm,即“卡姆”;第六只叫做Prancer,即“跳跃”;第七只叫做Vixen,即“雌狐”;第八只叫做Donner,是荷兰语中的“雷”;第九只叫做Blitzen,是荷兰语中的“闪电”;第十只叫做Fireball,即“火球”;第十一只叫做Olive,即“橄榄”;第十二只叫做Rudolph,即“鲁道夫”。

各地圣诞老人不一样

欧洲的圣诞老人基本上都来自于尼古拉斯,但在各国又有不一样的特色。

在瑞士,圣诞老人叫Christkindl或Christ Child。 意大利的圣诞老人则叫La Befana。

在德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圣诞老人会带着一个叫做Knecht Ruprecht、Krampus或Pelzebock或是称作“黑彼得”(荷文:Zwarte Piet)的助手,肩上背个装着礼物的大袋子,手上拿着一根棍子。好孩子可收到他的礼物,顽皮的孩子却要被他教训几棍子。

法国的圣诞老人最早形象是个精灵,穿着兽皮,又高又瘦。1931年可口可乐公司从圣诞老人身上获得灵感,请瑞典设计师重塑圣诞老人的形象。他由此变得又高又胖,脸上永远挂着微笑,身上那件棉袄则永远是可口可乐红。所以,人们现在熟悉的圣诞老人其实可以说是可口可乐打了近1个世纪的广告。

英国的圣诞老人和法国一样,也叫Father Christmas(圣诞之父),他的形象比其他圣诞老人更庄严,也更清瘦。

冰岛传说中,圣诞老人甚至不止一位,而是9位。他们各有不同性格,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慈祥温柔。

荷兰殖民者把圣诞老人带到了美洲。他最初身着红袈裟,还骑着一匹白马,并带着一个叫Black Peter的助手,于12月6日乘船来到美洲时,他还带着一本大书,书中记述了所有荷兰小孩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

1773年在美国新闻报纸上开始出现“圣诞老人”。这是美国畅销作家华盛顿・欧文的功劳。据纽约历史记载,欧文用笔名Diedrich在1809年的报纸上,描述了骑在马背上的尼古拉斯的到来,那时他是一个浑身圆滚滚、胖乎乎的荷兰老人,也没有“黑彼得”伴随。圣诞老人的美国形象,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快乐的老精灵。

斯勘的纳维亚地区的圣诞老人则叫Julenisse或Juletomte。他们的传说中,圣诞老人会和助手小精灵们一起派送礼物。

在中国,圣诞老人形象更多是与商业活动紧密相关,最早应该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由可口可乐公司作为促销手段引入中国。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