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生活中的深沉智慧精选哲理故事

文章 2019-07-08 16:03:06 1个回答   ()人看过

阿涓系多年前我在南方部制衣厂工作,所认识的一个朋友,虽彼此已失去联络,但她的节俭,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我在商务部门,阿涓是车衣工,常常必须到我的工作场所领取针、线、商标、洗标或裁片等等……。有时会驻足与我聊上几句,我们因而相识。

厂方供应伙食,每个月从薪资扣几百元的伙食费,假使不想搭伙,可以自备便当来工厂厨房蒸。阿涓总是自己带便当,但她的便当盒里面,只有菜没有饭。工厂用餐系采取自助餐式,每个人凭餐券端餐盘排队分发菜肴,饭和汤则自由取用,此即是阿涓便当盒只有菜的原因。不过这不足为奇,很多自己带便当的同事都如此。

阿涓高人一等的俭约术,是我逐渐与她熟稔之后,才真正见识到,而且她们是全家力行。

某个夏日的星期天,阿涓邀我至她家玩,盛情难却之下,跟她一起来到位于城郊的家。

阿涓的家是一条小巷弄里的一幢老旧公寓,我走在她的后头,喘吁吁地踩着狭窄的阶梯步上五楼。阳台上杂乱的摆着一堆鞋子、拖鞋。屋内由于采光不佳,即使大白天也显得十分幽暗。映入眼帘的是满布壁纸的墙壁。客厅几乎没有什么摆设,简直可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一套皮开肉绽的沙发,据她说是原本让人丢弃在马路旁的空地,被他出门散步的老爸发现宝物般,跑回家差遣几个儿子帮忙抬回家里。柜子上的电视机,屏幕不时沙沙响,显然已有年岁。两架叶片有缺角的电风扇,吃力地转动着,吱吱嘎嘎的发出哀叫声。

三十坪左右的小公寓,挨挨挤挤的住着一家八口。据阿涓说某次她老哥带回初识不久的女友到家里,看到这幕凄惨的景象,吓得跟他从此说再见。

原本我以为他们家一定过得很清苦,后来才知道他们另有两间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电梯大厦租给别人。何以舍新潮的电梯华厦不住,一家人却窝在破旧公寓?原来是为了收取昂贵的房租。而他们有如今这个局面,也是全家奉行不渝“大富由天,小富由俭”这句座右铭的成果。简简单过日子,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乐趣。阿涓说她爸有句口头禅:“富贵转眼过,金钱永留存。”

不过他们家这副不修边幅的穷酸样,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据阿涓说整栋公寓住户都曾遭小偷光顾,唯独她家始终幸免。

阿涓的妈烹饪手艺不错,我在她家受到热忱的招待。饭后水果是西瓜,切好的西瓜每人分一片。我把吃完剩下的瓜皮,正要往垃圾桶丢,被阿涓的妈眼尖接个正着,原来他们家的习惯,白色的瓜肉,削下来可以煮一道可口退火的清汤。

据阿涓说,在那个五爪苹果还很昂贵的年代,她妈妈有一次为了庆祝家中某人生日,特地从菜市面买回一个苹果,切成八小块,每人分一块,虽然一丁点儿的果肉,还不够塞牙缝,然而“不患寡患不均”,至少家中每一份子都尝到苹果的滋味。

我到盥洗室如厕,发现他们家上完一号,没有立即冲水的习惯。事后才听阿涓说,他们的家规,除了大号之后马上冲水,尿尿得要等到一定的“浓”度,才可以冲马桶。每天一清早,阿涓的妈先上完一号,就会吆喝其它的家人,陆续来上,俟全家都解决了,才一并冲马桶。这般省水费的功夫,真是令人瞠目结舌。我诧异如正如书上所言“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他们一家人,可能早已习惯这股气味。

阿涓一家人始终将“俭约”奉为家训,且乐在其中。家里从来没有饭后馊水,因为他们总会喝下最后一滴菜汁,绝不浪费。

阿涓说,他们家人户外散步,还有一项寻宝任务,举凡垃圾堆里的旧电器、旧家具,只要还可以使用,必定会视若珍宝,想办法搬回家。我打趣说,像他们这样热中资源回收,环保单位应当颁发一块匾额嘉勉才对。

我曾在工厂午休时间,看见阿涓正经八百的埋头记载她一天的支出事项:买青菜七元,茶叶蛋五元,打公用电话用掉一元……。时下很多年轻人,追流行,赶时髦;花钱如流水,刷卡刷到爆。倘若知道有阿涓这号人物,一定会将她视为外星人。

而今我离开那一家工厂已经多年,和阿涓也早已失去联络,但阿涓和她的家人始终让我记忆深刻。近几年,景气直下挫,百业萧条,到处一片冷飕飕。我敢臆测,这一波寒流,绝对打不倒阿涓他们一家人。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