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小燕子的诗句

文章 2019-07-08 18:31:35 1个回答   ()人看过

古代的文人墨客对于小燕子是怎样用诗句去描绘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春天小燕子的诗句,欢迎参考!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翻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翻译】

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先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此刻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 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翻译】

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双燕离》

李白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翻译】

燕儿燕儿相追逐,双双飞舞,令人羡慕。玉楼珠阁上从不独栖,金窗绣户里终日长相见。因柏梁台失火而飞去,飞入吴王的宫殿。之后吴王宫又遭焚毁,小燕雏与巢穴均毁灭。此刻只剩下憔悴的孀雌一燕身在,凄凄凉凉忆雄燕。再没有双双飞舞嬉戏的机会,母燕心伤寸寸毁。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译文

我飘泊到湖南为客,已过了整整一个春天,燕子如今也是第二次在此街泥筑巢了。

以前你入我故园中曾经认识了我这主人,如今春社之日你却远远地看我为陌生人。

可怜你到处筑巢为家,却没有定居之所,与我飘飘荡荡,托身江湖没有什么不同。

桅杆上暂时同我说话,还是要飞起而去,穿花贴水飞去,我不禁泪越发湿了衣巾。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在长沙所作。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出三峡,在江湘之间漂泊了一年。次年春,他为了投奔刚刚移任潭州刺史的韦之晋,携家来到潭州。不幸刚到潭州韦便病故了。这样,杜甫一家人只好以船为室,寄身水上,直到大历五年春,仍然漂泊在潭州(今长沙)附近的湘江上。七律《燕子来舟中作》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彻底摧毁了杜甫的健康,他的头发几乎全白了,前此不久又聋了左耳,在肺病、糖尿病和风疾的折磨下,诗人的生命之火行将燃尽。此时此际,怀念故乡、眷恋京华成了诗人最强烈而执着的感情。狐死必首丘。他唯恐落个“终是老湘潭”(《 楼上》)的下场,无论是山水云月,还是草木虫鱼,都会牵动旅愁与乡思。这时正值春天,江面上燕子频频来去。“树密早蜂乱,江泥轻燕斜”,(《入乔口》)“岸花飞送客,墙燕语留人”。(《 发潭州》)可见,燕子偶然落在杜甫的船上,或息倦翅片刻,或啄残食一口,当时确实是司空见惯的情景。诗人睹物伤怀,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七律。

《咏燕》

张九龄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赏析

咏物之作,比兴深微。作者以海燕自喻,既表现了见机远害、不与物竞的恬退心情,也表现了清和自守、虚怀容物的政治风度。张九龄颇受黄老学说的影响,崇尚自然,守雌不争,常持明哲保身之道,做个太平时期的宰相,清静养民。但在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还是会被排挤迫害。《全唐诗话》载,李林甫请见唐玄宗,“屡陈九龄颇怀,于时方秋,帝命高力士持白羽扇以赐,将寄意焉。九龄惶恐,因作赋以献,又为《燕》诗以贻林甫,云云。林甫览之,知其必退,恚怒稍解。”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