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守法为荣的学生小故事

文章 2019-07-09 10:16:03 1个回答   ()人看过

诚信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品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唯有诚信才会取信于人,唯有诚信才会成就大业。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诚信守法为荣的学生小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诚信守法为荣的学生小故事1

俗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一个学校……赖以生存的标尺。“法”为我们立了规矩。谈到“法”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有法的社会里,我们只有做好自己应遵守的法律才能快乐地生活。

谈法律,于我们而言似乎很遥远,但他却每时每刻发生在我的周围。我劝爷爷不要酒后驾驶就是守法,老师工资不偷税漏税就是守法,跟人争执时不出手打人就是守法……看了蔺相如诚信归完璧的故事我深受启发,我觉得作为小学生,守法要从诚信开始。

去年,我去奶奶家,看见路边一位老奶奶在卖蛋饼。她看到我时问:“小朋友,吃蛋饼吗?”“可我没带钱。”我害羞地说。“没事儿,想吃就送你一个。”说着,老奶奶递给我一个蛋饼。“这怎么行,奶奶您等着,我回去拿钱。”说完,我边吃边飞快地往外婆家赶。可我一进家,就被手机游戏吸引了,便把老奶奶忘得一干二净了。等我想起时,老奶奶已经不在那了。后来外婆家也去得少,就没能再见到她。我特后悔没及时还给她钱,只好把钱给了奶奶让她转交。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神奇钥匙。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做个有承诺、勇担当的男子汉。

诚信守法为荣的学生小故事2

诚信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品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唯有诚信才会取信于人,唯有诚信才会成就大业。

合作需要诚信去呵护,诚信需要合作区培育。合作、诚信道出了社会的呼唤,说出了人们的向往。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培育合作精神与诚信品质,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所谓“诚”,主要是指“诚实”、“真诚”、和“忠诚”,要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一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诚于中,形于外”,就要“勿欺人”。所谓“信”主要是指“信守诺言”,强调一个人要“言必信”,要“言而有信”等。东汉的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信,诚也”,用“诚”来解释“信”,用“信”来解释“诚”。因此,后来“诚”与“信”逐渐连用,形成“诚信”一词。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贵诚信。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孔子把诚信视为做人的首要之德,他说:“人之所以立,信、智、勇也。”一个人一旦失信,在社会上就无法立足,他也许会得到一时,但终究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守信的人具有良好的声誉,这笔无形的财富能为个人带来直接的利益,能促进个人事业的成果。

做诚实的人,必须对人守信。重诺守信是诚实人的做事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人心里成熟的标尺。古人说:“一诺千金。”向别人许诺是一件严肃的事,一旦许诺就应当实践诺言。实践诺言,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持人格的完整。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人们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者不愿公开的“小秘密”,如生理上的缺陷、隐疾,个人的心理活动,私人日记等。诚信并不等于放弃自己的隐私权,并不意味着要公开自己的全部秘密。隐私,也就是个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所谓隐私权,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我们要善于确定自己的秘密哪些可以告诉别人,哪些不可以告诉别人,学会礼貌地维护自己的隐私权。也要维护别人的隐私权。

人要讲真话,实话实说,但有些时候实话实说也是会伤害自己和别人,因此有时人们在交往中不得不说一些出于爱心的、真心的“诺言”。这种“善意的谎言”有时候能使人们的感情变得更融洽,能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但是,即使出于真心爱心,隐瞒事实的真相,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意的谎言”虽然出于良好的愿望,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不一定会产生好的结果,有时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

为人处世,以诚为本,一实为要。诚,使自己坦然,心如明镜;实,使自己坚稳,富有力量。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共同创建一个诚信美好的社会。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