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母之间的故事

文章 2019-07-09 13:33:12 1个回答   ()人看过

你的承诺未变

妈妈成家,你接我到你身边,你说“以后我陪你”,当时,你可知那三个字对自小多愁的我是多大的安慰,它像承诺,仿佛你许了我日后安稳一生。

你一直陪我上学。幼时,你骑着一辆自行车,驮着小小的我,你不知我望着你宽阔的背是多么心安,因为我知道这个人能一直为我遮风挡雨,陪我上学;大些,你陪我挤公车,我仍躲在你身后,你为我“开道”,背着沉重的书包,你不知小小的我心中充盈着多大的幸福,因为我深谙有你能为我担下一切重量,就算天塌地陷,也有人与我相依,足矣。“我陪你”,这三个字这么短,但你的陪伴却那么长,寒来暑往,花开花谢,我身边的人一直是你。

直到有一天,你病了,身上水肿,英俊不再,挺拔不再,你却仍要陪我上学。我向你发火,让你在家歇着,在和你争执不下,我夺门而出的那刻,我第一次断了你的陪伴,也就是那天,我第一次感到公车的拥挤和书包的重量。那天早晨格外漫长。我突然心惊,原来没有你的陪伴我走的如此艰难。傍晚到家,你看见精疲力竭的我说“以后,还是让我送你吧。”时光匆匆,总是无言。它压弯了你的腰,花白了你的发,却将你的承诺打上不变的印。其实,真正打倒我的,不是满员的公车和沉重的书包,而是晨光拉长的影子少了你的陪伴;是上学路上没人给我讲笑话、分析最近状态;是泛白的天际与路边的花丛无人与我共享,打倒我的是失去你后的一成不变……

你的承诺未变,然,未变的何止承诺?你对我夜以继日的耐心未变,充满温情的冷嘲热讽未变,你对我的爱未变,就算山川变色,沧海桑田,你的不变是我面对一切的勇气和依靠,你可知道?

你说“你陪我,拉勾一百年不许变!”

我望着夜幕下远去的救护车,想象着车中因疼痛和害怕而哭的你,和你拉勾的手一直在抖,“说好不许变的,爸,我的世界只有你。”

父亲与土地

父亲是劳碌命,辛苦了大半辈子,到老了也闲不住。风里来雨里去,整天侍弄着那一亩三分地。难得千里迢迢来趟福建,却住不上二十天,就火急火燎地往回赶,因为放不下那田里土里的庄稼。

我们每每没劝他少做些,身体要紧,农活可是做得完的?他不听,表面上接受,实际上一点没少干,甚至变本加厉,不仅把自己的田土种好,而且连别人撂荒的土地也常拿来种。这么好的土地,荒着怪可惜的。他总是为自己寻找理由。不错,每年可以收获几千斤的谷子和地瓜,以及数百斤的玉米、大豆,然而除了自己吃的,还不都成了猪的口粮!谁都知道,如今养猪没什么合算,撇开人工不算,刚喂养成本就足够买回同样的一头猪了。

父亲习惯早起,不管酷暑严冬,天晴天雨,天亮即起。来不及洗漱,扛上锄头,就直奔菜园田地。这里瞧瞧,那里弄弄,仿佛国王巡视自己的领地,感觉非常好。等到我们起床吃饭时,他已忙完一圈回来。天黑了,乡亲们都收工了,他却还在田地辛勤地劳作。

小时候,对于父亲的劳累我们很不理解,怨他自作自受,别人都还在休息,就他忙个不停。母亲经常说他,难道明天就塌天了不成?!父亲不说话,依然故我。一到周末或暑假,父亲就爱拉上我,走,跟我去地里拔草。大热天的,呆在太阳底下,真不是好玩的,满头大汗不说,那作物的叶子刺得手臂特痒。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还得老老实实地跟去。父亲可是个对子女要求严格的人,不容许讨价还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亲的理解越来越深。尤其是我这两年开始屋顶种菜后,我才真正理解父亲对于土地的挚爱。当你对土地付出了全部心血后,你会发现土地是有生命的。那旺盛的作物是土地最好的回报,而丰收的喜悦不仅在于嘴的享受,更多的在于心灵的满足。人本是万物生灵之一,通过土地这根纽带,人类得以回归大自然,实现天人合一。

父亲这辈子是离不开农村了,那里有他挚爱的土地。我虽然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土地,但我的基因里保留了父亲对土地的挚爱。哪怕只是一小块人造的土地,照样可以寄托我深深的情思。而从小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儿子,最终会像我一样热爱土地吗?

妈妈,以后由我拿命爱您

您说,可以让我追寻我的作家梦想,但请我不要再给您绝望。那样苍白无力的话如针刺般刺痛我的心,妈妈,何时您变得如此脆弱了?何时您再也接受不了我带给您的一次一次的伤害了?何时,您如此苍老了?

望着车窗外来来往往的车辆与行人,我回想着自己这些年给过您多少次打击。

十二岁那年,你洗衣服时差点掉进池糖,因为我一落千丈的成绩你担心的几天都没睡好觉,精神恍惚。

十三岁那年,您朝我跪下,向我磕头。求我远离小说,求我认真读书,求我听您的话。而我盯着您憔悴的脸庞,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

十四岁那年,我跟您差点打了起来,为你疯狂的撕掉我写了一个多月的小说。

十五岁那年,我离家出走,为您不给钱给我买东西。

多少事,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回放。原来,这三四年来,每一年,我都给过您最深的一次痛。何况其余的那些让您伤神的小事,已足够让您对我望女成凤的愿望一次次失望。

你反对我写作,为此,在面临中考的那年,我一天都没有去读书,甚至绝食。

就在此刻,我突然痛恨自己的文字,它如此苍白,还是写不出您对我那种深到骨子里去的爱。

妈,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如此叛逆,我如此该死,让您为我伤碎了心。

中考,我以五分落榜,没能考上您心目中的高中,那天,您很平静。您说,去长沙学医药吧。声音中有着浓浓的疲惫,我望着您。良久,我说好。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第一次如此乖巧的听您的话。

去长沙那天,你您给了几百块钱,说给我的生活费。看着我,您说,如果我如此执着于文字就去追寻好了。您的话语轻的像易碎的泡泡,转身,您往房内走去。“啪”眼泪重重地掉在了那张红百块上,灼疼了我的心。在你的背影里,我看出了您对我浓浓的不舍。

我知道你妥协了,不是朝我的固执,叛逆妥协,而是朝您对我的爱妥协,您不愿我难过,不愿折断我的翅膀,只因为我是你拿命爱着的女儿。

妈妈,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还是叛逆的选择了坚持文学这条路,我还是叛逆的没能做成您心目中听话的好孩子。

妈妈,请相信,最后一次,以后我会做您心目中听话的好孩子。

妈妈,最后一次,请相信我,以后我会用我全部的生命去爱您。

加油,对我自己说,也对所有的90后说。

我不会再让我爸爸在外面谋生计打苦工时要看着别人的脸色做事。

我不会再让我妈妈为家里日常生活开支为愁眉莫展。

我不会再让我弟弟羡慕别人的玩具而自己省下零花钱去买。

我不会再让自己伤透所有爱我的人的心。

不会,再也不会。

母爱,最真最诚

天下人间爱无数,温馨母爱当为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适逢母亲节,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勾起了我的对母亲的无限情思。果儿小时家庭贫穷时,妈妈那含辛茹苦的历历往事……春节前夕十几个日日夜夜里的暗暗的灯光下,母亲拖着白天超负荷体力透支后的疲惫身躯,为我和姐姐挑灯熬夜,一针一线地手工缝制春节新衣的情景,母亲那聚精会神的神态,那不怕困难的韧性表现在她慈祥的脸上,在我的记忆深处回放着。

我的母亲一生善良诚实、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母亲出生在非常贫苦的豫中农民家庭里。在当地流传一句俗语:“宁往南挪一千,不往北挪一砖”。母亲也没脱离这种俗套,无奈地屈嫁给大她十岁的父亲。但不曾想这一往南挪不仅没挪到福窝,生活反而还不如娘家。因为当时我家属于郊区蔬菜队,只种菜不种粮食,加上我们兄妹四个,家庭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迫境况。而母亲的娘家是种粮区,不管怎么糊口还是没问题的啊!但是,困难并没有让母亲屈服,反而使她更加坚韧顽强了。就是在那种艰难的环境中,妈妈对我们兄妹四人的爱丝毫没打过折扣。冬天没让我们兄妹们受过冻,妈妈一年回娘家一次,每次去她都要带回一些粮食补给和给我们兄妹四人做过冬棉衣的棉花。

母亲是个顽强的女人。记得我小时候,每次到了开学的日子,是母亲最难的日子,虽然那时的学费非常便宜,但因父亲身体不好,一年四季断不了药,家庭财政常常出现赤字。所以我们的学费都是妈妈向邻里家境好的人张口借来的,然后每月领到少得可怜的工分钱,妈妈什么不做也要先还借款,妈妈这样认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也因为妈妈在当地有良好的信誉口碑,所以每次我家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时,只要妈妈张口,从来没有掉地下过。

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我从小就比较乖巧玲珑,能歌善舞,见到谁都爱叫人,特惹人疼爱,因此兄妹四人中,父母都是最偏爱我。记得我读初中时,家里还处在非常困难贫穷的时期。我的书包破了,因为经济紧张,心灵手巧的妈妈看到后,就花几块钱为我扯了几尺红白相间的格子布,连夜为我做了一个当时非常漂亮非常流行的“银环包”!第二天背着这只流行“银环包”上学时,一路上直至到了学校里,回头率是百分百啊,从小就爱臭美的我心里乐开了花,得意洋洋,简直就像个骄傲的小公主一样神气!但是因为妈妈只为我做的这个书包,姐姐气妈妈偏心眼,哭了好几回,和妈妈闹了好几天的情绪,不与妈妈说话呢~~~ 现在想起来,我有时候还心里甜甜的想笑。

母亲是我们这个家庭历史的创造者。她不怕困难,可以说她是“泰山压顶不弯腰”。就在我们兄妹四人一一长大成人,哥哥刚结婚成家的第三年正月间,我的父亲在他五十九周岁的那年,因第二次中风不幸去世离开了我们。父亲的去世对妈妈打击很大,虽然父亲多年体弱多病,但也是妈妈的主心骨儿女们心里的靠山啊!父亲去世时,妈妈悲痛欲绝哭着对邻家大妈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铭记在心:“他就是再瘫在床上几十年,我也愿意服侍他照顾他,因为我有什么难处时,可以和他商量,到了晚上他还能陪我说个话啊!”听到妈妈说的这句话,我们兄妹四人失声痛哭,心如刀割。因为我们不能接受从此失去父爱的残酷现实。哥哥结婚不久就分家单过了,姐姐、弟弟和我与妈妈四个人相依为命,为我们兄妹三人操持终身大事的重担,压在了妈妈一个人肩上。等我们兄妹四人的终身大事都完成后,妈妈的满头乌发变成了缕缕银丝。因妈妈最疼爱我,也最与我投缘和脾气,等我结婚有孩子后,妈妈为照顾我就一直和我过,直到如今。

如今妈妈已经七十二岁了,但是妈妈对我的爱一点也未减少,我也更加爱妈妈。别看果儿已经是四十好几的人了,但还是习惯时不时在妈妈面前撒撒娇,妈妈也喜欢果儿对她撒娇。每逢果儿撒娇时,妈妈的脸上就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妈妈认为,儿女再大,如果在她面前撒娇,就说明儿女心里依赖她离不开她,也是与她心贴心的体现,她会被儿女的幸福所感染,因为儿女们幸福快乐就是妈妈最大的快乐啊!

时值母亲节,我突然觉得母亲老了,年逾古稀的母亲在与我相依为命;我更感到自己身上那个的责任越来越重了。古语说:“养儿防老”。母亲老了,赡养的责任将义不容辞地落在了我的肩上。我要继承母亲的不怕困难的精神,学习母亲坚强的意志,肩负起赡养母亲的责任,让我的母亲过好幸福的晚年。

母亲啊,如果说从前您是水,果儿就是那尾游弋在您心里的小鱼儿,今后果儿要变成水,将您放在我心里,爱您到底!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