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的讲话稿范文

文章 2019-07-09 15:54:08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和孩子沟通交流,忌时间过长

在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方面,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针对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足,除了要明确问题所在、提出约束方案,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时长。三分钟能解决的问题,和学生沟通交流三到五分钟,效果就已经显现了。如果我们拖拉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学生就很可能会从“接受”的状态转为“不耐烦”甚至“抵触”。

二、在孩子面前,忌让其将份内的事看作帮助他人

班级的所有事务,都在围绕着学生开展,可以说,老师的所言所行全是为了学生。有时候,为了让学生得到锻炼,老师会让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组织与管理中来,但这并不能说是学生“帮”老师做事情。只要是班级的一份子,班级事务就是份内之事。这就好比在家中,男人永远不要说帮女人做家务。家务,是所有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无所谓谁帮谁。少说“帮”这个字,可以培育孩子的责任意识与积极主动性。事实上,老师指导学生做事情,远远比自己去完成要麻烦得多,整个过程是老师在帮学生全面发展。

三、对孩子的监管,忌父亲角色的缺失

孩子走入初中,自我意识开始萌发,若只有心软而手段不狠的母亲在耳边唠叨,孩子几乎是没有畏惧之心的,“自我”的表现很可能会愈演愈烈。而若有少言却严厉的父亲在旁,多数孩子是不敢“轻举妄动”的。从身边的实例来看,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多数孩子都会走弯路或者在中学阶段留下更多遗憾。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