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代数式说课稿范文

文章 2019-07-09 17:39:13 1个回答   ()人看过

课题:《代数式》一节的说课

教材:浙江版七年级上册

一、说教材:

代数式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它既是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整式运算的基础,也是学习方程应用题,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等的基础。列代数式,即用字母把数和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思维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数学的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说目标:

2.1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发展符号感,掌握代数式的有关书写格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分析归纳得出代数式的概念,从而学会用代数式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并通过合作,比较总结出列代数式的注意事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多个实际生活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交流中享受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列代数式表示生活中的简单数量关系,使学生体验列代数式的实际意义与建模思想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2.2重难点

代数式的概念是代数学的最基本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各类代数式的基础。列代数式是学习列方程的基础,因此代数式概念与列代数式是本节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是本节难点。

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本质,弄清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然后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使学生能够正确列出代数式。

三、说教法:

3.1教法分析

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情境的设置,过程的体验,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机会,便课堂气氛活泼,有新鲜感。

3.2学法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如何学习是教师的职责。因此在“代数式”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使学生的手、脑、嘴充分调动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使学生能充分地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投影仪进行集体交流,及时反馈信息。

四、说设计:

4.1导入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

①搭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②每根火柴棒的长为,则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为,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③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个正方形面积的

④一个正方形面积为则它的边长为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四人小组),目的:①把不规范的写法列举出来;②写出正确结果。

通过上面四题,还有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运算,再通过一题多变为代数式概念的得出作铺垫。

2、展示新知:

问: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得出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注意教师强调: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书写代数式请注意以下几点:

(1)通常写为·或(乘号省略)

(2)通常写作(除号用分数线表示)

(3)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如不写成

3、应用新知

为了及时巩固,帮助学生对所学概念理解,讲完概念后,教师先不忙着讲例题,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三个习题。

(1)判别

①不是代数式;

②是代数式;

③是代数式;

④是代数式。

判别的时候要紧扣定义,定义其实由两部分组成:

①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②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含有“=”或“”这类符号的式子都不是代数式。

(2)下列式子中符合代数式书写要求的是()

(3)用代数式表示米与厘米的和的式子:

①厘米②厘米③米④厘米,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4.4例题教学

例1.用代数式表示:

(1)的3倍与3的差;

(2)的2倍与的的和;

(3)与的和的平方;

(4)与的平方的和;

(5)与两数平方的和;

(6)的立方根。

例1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代数式可以简明地,具有普遍意义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给数量关系的研究带来方便。设计由浅入深,从倍分和差到平方、立方根,从低级到高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书写规范。

例2.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从a城到b城需小时。如果该车的行驶速度增加v千米/小时,那么从a城到b城需多少时间?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突破难点,我把例2分解成下面几个问题:

①这是小学学过的哪类应用题?

②行程问题中的三个主要量的关系如何?

③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从a城到b城需小时,则a城到b城总路程是多少千米?

④这辆汽车原来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其速度增加v千米/小时后,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⑤在总路程不变的前提下,那么汽车提速后从a城到b城需多少时间?

在层层设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如何分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上题目均由多媒体展示,所有过程均采用学生自由讨论,单独作答的形式。

4.5练习:

1、列代数式:

(1)a、b两数的和与它们的差的乘积;

(2)a、b两数的和与它们的差的商;

(3)a、b两数的平方和减去它们乘积的2倍;

(4)a、b两数的和的平方减去它们的差的平方;

(5)用代数式表示奇数、偶数。

2、填空:

(1)大米的单价为元/千克,食油的单价为元/千克,买10千克大米,2千克食油共需元;

(2)日平均气温是指一天中2:00,8:00,14:00,20:00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上述四个时刻气温的摄氏度分别是,则日平均气温的摄氏温度数是;

(3)一个五彩花圃的形状如图,花圃的面积为。

(4)一隧道长米,一列火车长180米,如果该列火车穿过隧道所花的时间为秒,则列车的速度是多少?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概念,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根据练习情况,如果错误及时改正。

4.6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理清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4.7布置作业。

五、说评价: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涉及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2)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体验过程,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果,活泼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教与学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