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雨和雨中的一个人散文

文章 2019-07-09 21:56:29 1个回答   ()人看过

绵延几天的雨敲打着我的思绪。此刻,窗外雨中的鸟鸣叫不停,声声泪下,显得单调、着急。这夹杂在淅淅雨声中的鸟鸣,击穿耳膜,撕碎心肠。

不能不说窗外的景色是出奇的好:有山有水有云、有花有草有树、简至是云烟收敛、流水淙淙。美的出奇,静的出奇。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百泉响琴、瀑布叠加、花香鸟语、安静有序的景致,和着这样的雨声和鸟语,让窗外的雨滴变得更加孤独,让雨声变得更加孤寂。

人往往越在安静的环境里,力求一种心里上的“安静”,内心越是显得不安与骚动。思绪便一股脑儿地奔泻出来,仿佛这是一个人的雨和雨中的一个人……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来到甘肃平凉一个名叫“柳湖”的公园内。这个号称“两个湖的柳和柳的两个湖”的公园,面积不大,却清幽神怡,静美之中容入了许多的文化景观和人文元素。使得这片园林山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在其中走上一遭,在和人文山水的互动中,却发现心中的“禅意”自然而来,内心不但安静详和,而且有种十分的满足与舒适感。围绕在湖边,有功力不凡的书法大家以石为宣,以水为墨,挥毫泼墨,书写人生。他们在青石板上写出的作品,虽不能长久保留,但只要你驻足认真观赏,发现也是洒脱自如,恣意纵横,写出了人生的豪迈与大气!

一个个垂钓者悠然自得,不慌不忙,有没有鱼上钩显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在静静地等待。

一群太极舞者手脚轻盈,推拿有招,一招一势,张弛有度,大有呼风唤雨之势。他们剑舞长空之时,身着白色飘逸的太极服装,影子倒映在湖中,和柳的影子叠加出现,和着湖面上的水气缓缓飘升,真有点渐入梦幻佳境的味道。

柳荫下、树林中,琴弦优雅,声境幽远。不远处琴瑟鼓乐,秦腔声起,西北的豪放高亢之气不绝于耳。秦腔爱好者,个个精神饱满,你唱我和,你下我上,络绎不绝,唱腔浑厚,字正腔圆。让人在这样美妙的清晨、华丽的阳光之下,听上几曲西北人的吼秦腔,顿觉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还有老年合唱团的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在小提琴、手风琴、二胡、笛子的伴奏下,在领唱和指挥的引导协调下,整齐地合唱着一曲曲怀旧歌曲,曲调委婉动听,一下子又把我带到了那个并不遥远而又充满苦难,让人回味无穷的年代。

小小的公园一隅,一上午在这里,你几乎能看到囊括所有陇东文化在内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柳荫下、湖面上折射出这个地方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地域文化特色,散发出浓浓的乡土乡情和山水气息。

看来,人所谓的心中要有“禅意”,并非身居深山老林或环境清幽,就会“禅意”自来。这时不但没有感觉到内心需要的宁静与守候,反而连最基本的“平常心”也似乎失去了。

看来,要达到内心的优雅从容,宁静怡然,轻灵韵致,并非易事。不是我们的内心没有禅味,而是我们对生活的修炼不够,悟性不够。所谓“你坐禅内,心在尘外。你处尘世,心在禅中”即如此而已。

我欣赏白落梅的一段话:“一个人唯有将锋芒磨静,才可以真正自在淡然。那时候,更懂得平静地对待人生的聚散离合,接受岁月赠予的苦难与沧桑……唯有这般,才能拥有一颗清醒的禅心”。

看得出,有湖有柳的地方,山青怡情,必须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来陪衬,方能显出这方山水的文化精髓与深远意境。难怪我的窗外是纯自然的山水、鸟鸣,虽能唤起我内心的寂寞与深沉,却唤不起我内心的渴望与灵感。

这是纯自然的山水,缺乏文化要素支撑的缘由而已。

山水的单纯可以尽显江河之大美,但缺乏文化的渗透,单调旷远的山水景观很难让人渗透到生命的意义当中。

这让我想起了北京景山公园内业余歌手的精彩表演,老知青们合唱出的岁月留痕与回味。夜晚霓虹灯下,什刹海边上老艺人的精湛演技,他们用小提琴奏出的一曲曲清怨幽婉的动听曲调,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人的精神品位取决于他的文化视野,艺术的熏陶可以给人打开一个全新的视野,可以让人凭借自己内在的力量拯救自己的灵魂”。这话说的极好。

这是一个城市独具的资源和享受。在我们这清静无为的小县,永远得不到这样的享受,看不到这样的风景!在这里只能努力地保持着自己内心的一片宁静,做到不急不躁最好。

这里有丝丝柔软缠绵的雨滴,有湿润了的心境,有孤寂的鸟鸣,有在唐诗宋词里行走的渴望……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