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前导入在教学的作用论文

文章 2019-07-09 22:51:34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开始,而导入教学作为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在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课堂印象的同时,迈出了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步。作为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程,这种导入教学更是成为了学生展开学习的重要认知方式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历史课前导入教学的应用进行讨论与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同行业从业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

【关键词】历史课堂导入;教学;应用

在实际的中学历史课程传授过程中,历史学科教师不仅要通过调动课堂氛围来吸引学生产生关注,同时还应当在课程授课之前展开创新、融合的教学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关注力带入到与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相匹配的境界当中,可以说这种状态下的成功导入将会对整个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目标实现起到十分必要的作用。

一、历史课前导入对学生的影响

1.历史课前导入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课程本身就涉及到较多的时间问题、人名问题以及地名问题,这种原本就很枯燥的学科非常容易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带给学生一种乏味感,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注意力与记忆力的分散。所以我们想要在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首先就应当站在学生活泼、好动等特点上来进行因材施教,通过科学化、兴趣化的导入教学手段,来对历史事件给予形象化、直观化的启发。而此时的教师导入教学艺术则是将会为学生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考古文物仿品等作为教学导入工具,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点都投入到全新的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来,以此来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历史导入教学法还能够有效对新旧知识产生衔接

历史课程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本身具有较强的连贯性。这种状态下更是要求学生及教师,能够在日常授课过程中通过导入教学法来完成课与课之间、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与构建。成功的导入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已经掌握的核心知识进行补充与巩固,以此来更加方便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与拓展当中。

3.导入教学法还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明确的历史学科学习目标

中学生与大学生不同,他们由于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均不成熟,所以需要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给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准确引导。而由于每一节历史课的教学重点与授课目标均不相同,这种情况下的导入教学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认知来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以目标的力量来对自身形成学习行为及学习任务的制约和规范,为后续的历史课程知识点学习打下基础、树立目标。

二、历史课程导入授课的具体应用

通过上述导入教学手段的优势分析,我们可以认定经过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的历史课程导入不仅能够为中学生带来一份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还能够对教学成果的优劣产生巨大影响。下面就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几种常见的历史课程导入授课应用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同行业从业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

1.结合实际来设置悬念导入

比如在讲解《南北战争》这段历史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向大家提出如下类似的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最应该感激的人是谁”,这时候学生便会七嘴八舌的发表着个人的意见,由教师的引导最后回答出,“是林肯”。这种导入教学不仅缩短了现代历史与近代历史的距离,还能够在激发学生对时事政治产生兴趣的同时,为下段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2.提问导入法

在进行“华盛顿凡尔赛体系”学习的过程中,历史教师便要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大家一起回忆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目标与结果”,通过这种复习的方式来树立出“帝国主义分裂世界的目的”进行阐述,最终将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的争夺已经转移到了国际会议桌上,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全新的秩序,建立了凡赛尔华盛顿体系。这种导入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知识点,同时还对历史线索进行了重新梳理,在帮助学生理解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真正意识,以此来突破学习困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3.通过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来导入历史知识

一些朗朗上口的音乐作品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展开历史课程的学习。例如在讲到“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课程中,首先要为学生播放一曲《松花江上》,通过这种沉重、悲壮的旋律来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到那个战火纷纷的年代,以此来展开新的历史知识的讲述。综上所述,中学历史课程的导入手段是十分多样、丰富的,我们历史教师无论采取哪一种教育方式,其最终的目标都是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提高学习热情,每一名教师都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为学生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敖美.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艺术[J].关爱明天,2015(1).

[2]张跃平.浅谈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导入的作用及方法[J].中外交流,2015(35).

[3]李恩强.浅谈情景设置在当前历史课导入新课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35).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