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散记心情日记

文章 2019-07-10 00:46:48 1个回答   ()人看过

也许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腹中不再寡淡;也许是周围不断增多的富贵病的警告;也可能随年龄增长,性情变得淡泊,总之,反映在饮食上,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素食。每天面对餐桌上的菜肴,筷子总是直奔蔬菜,很少青睐鸡鸭鱼肉。

我家离菜场较近,早晨上班经过,摊案上摆放的时令蔬菜,鲜亮亮、水灵灵,种类繁多,悦人眼目。如果是春季,可以看到来自城郊的人在卖各种野菜,有荠菜、野蒜、斤斤菜,野薄荷头、灰灰菜……都是刚从田间地头剜来,可谓“土膏露气真味存也”。有一种小兰菊,嫩叶可吃,放进滚水焯一下,拌上少许盐、麻油,入口初觉柔润清香,奇的是一箸食罢,咽喉升起丝丝清凉爽逸之气,果不失兰菊本质。若野菜也有类似于人的品性,味觉经验告诉我,春意盎然的荠菜宛然小家碧玉,野薄荷是一位狂狷之士,小兰菊当为林泉隐者,相伴清风白云的。

曾见过一些专门的素食餐馆,仅从菜单所列,便可想见其供应的菜品都是精心配搭、非常精致的。我的素食远不及那样高的水平,三餐蔬类,多随季节迁移,向寻常中获取。在西红柿、黄瓜上市的盛期,花很少的钱就可以拎回家一大兜,糖渍西红柿、凉拌黄瓜,给炎炎夏日注入一股清甜隽永的回味。记得有次朋友请吃韩式料理,每人面前先摆上一个瓷盅,盅底是浅浅的南瓜粥,用小巧的匙子送到口里,舌尖滑过一缕甜蜜细腻。后来我早忘了那些烤肉、拌饭的滋味,独有那丁点儿南瓜粥的甜味留在记忆里。回想南瓜成熟时,菜场上随处可见它们憨态可掬的模样,我几乎每天都要做满满一大钵南瓜粥,吃得臂上沁出一层细汗,之后再冲个澡,那分自得豪气丝毫不减“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见餐桌上我对价廉物美的瓜菜类的执着,老公、儿子常一唱一和进行打趣乃至打击,我正色宣告:“本人矢志不渝。”

作为家庭主膳之人,天天厨务未免单调,然而由于喜爱素食,情感上便有些不一样的体会。洗濯烹饪翠碧的青菜、油紫的茄子、饱满鲜亮的西红柿、老得霜黄紫晕的南瓜,想到它们蓬勃生长,慷慨无私地全力奉献,我由衷感叹:真是天赐福分。当我把蒸熟的紫薯用刀轻轻划开放于盘中,洁白的瓷盘里犹如绽放了一朵紫色莲花,莹紫晶糯的薯瓤是无瑕的花瓣。冬天的西兰花菜绿得深沉,散落的颗粒儿在洗菜盆里漂荡,将我引入“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意境。而冬夜锅子里“咕嘟咕嘟”煮着的豆腐,又会勾起多少儿时的记忆和温情。常常,看着餐桌上的蔬菜,我眼前仿佛闪过温厚广阔的田野,那一盘盘嫣红姹紫、深绿浅黄,不正是一幅斑斓的田园图景吗?

有一次在外地城市,走了一天,入住宾馆前先去解决晚饭。在一家小餐馆,儿子点了三明治、柠檬茶,老公要一份牛肉拌饭,我在菜单上搜索一会,叫出的是一碗青菜面,外加一碟净炒郊外油菜。老公说:“出门在外得加强营养,不要节省。”其实这脆嫩的蔬菜对我这身心疲惫的旅人来说是最好的慰劳。结账时才知道,在这个大都市里,青菜可不便宜,这令我顿起乡思了。

读过一则古代的趣事,说有个人常食菜蔬,忽食羊,梦五脏神曰:“羊踏破菜园。”在我看来,倘不是为某种皈依而持斋把素,爱吃瓜菜者也无刻意拒绝肴肉的必要,而参照健康标准,尊重自身饮食喜好,素食是我自然的首选。某次不经意在报上看到有文章说素食有利于低碳经济,原来,我已经不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衣食住行着眼地球家园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