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的直观教学法分析的论文

文章 2019-07-13 09:13:36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机械制图》课运用直观教学法,图物对照,根据投影规律,找出空间形体与平面图形的对应关系,绘制轴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识图能力与绘图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直观教学法;空间形体;平面图形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画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实现由物到图、由图到物的转化。

一、明确实物或立体图与平面图形的对应关系

《机械制图》课程要求学生把空间几何体如何用平面图形表达出来。初学本课的学生,由于空间想象力没有建立起来,学习本课程感到无从入手,学起来很困难。制图的投影理论是空间物体与平面图形互相转换的依据,运用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是我们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经常运用线面分析、方位分析和形体分析的方法将空间物体分解为几个基本几何体,再分解为点、线、面,然后根据基本投影规律将点、线、面绘制成平面图形。反之,要求学生也能将平面图形上的几何元素点、线、面在空间形体上的位置,并能根据如下投影规律:1.度量关系的投影规律,即:主、附视图长对正,俯、左视图宽相等,主、左视图高平齐。2.方位关系的投影规律,即:主、俯显示体左右,主、左显示体上下,俯、左显示体前后,靠近主视为后面,远离主视为前面。3.重影关系的投影规律,即:主视从前往后看,前后重影前可见;俯视从上往下看,上下重影上可见;左视从左往右看,左右重影左可见。找出主、俯、左视图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想像出空间形体的几何形状。通过对基本投影理论的反复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几何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本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两个能力又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手段。

二、选用教具教学,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机械制图》课直观教学法有许多种,从参观实习车间的机器到教学模型演示,从直观图形到课件演示,从图物对照到实物测绘等等,都是建立感性认识的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建立抽象思维和发展空间概念,在课程刚开始时,主要利用教学模型、教学挂图和教学课件,如在讲基本几何体的投影时,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课件、基本几何体模型、轴测图等,反复向学生演示,通过示教模型和三视图的反复对照,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并了解它们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用示教模型说明,将基本几何体进行切割或叠加,可构成简单组合体。在完成由基本几何体到简单组合体的认识过程之后,通过示教模型及挂图进一步指出,既然组合体是由基本几何体组成,反之,也就能把组合体还原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几何体。这样就有目的地训练学生掌握线面分析、形体分析和方位分析的方法,将复杂的物体分解为几种基本几何体,再进一步分解为点、线、面,最后按照投影规律将物体转换为平面图形。

三、用轴测图代替直观模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在进行直观教学的过程中,示教模型只能作为教学初期的辅助教学手段,目的是通过直观性的教学使学生对客观事物得到明确、真实、正确的表象,有助于学生的认识迅速从感性提高到理性,从而在教学的每个阶段,保证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联系。随着空间形体与平面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要逐渐减少教学模型的使用,增强学生分析思考和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学的中、后期应逐渐用轴测图代替直观模型。

四、选用恰当的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在运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那些静止的孤立的物体和模型演示,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分析,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养成较好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如讲解“截交线”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截切平面平行于轴线、垂直于轴线、倾斜于轴线截割圆柱形成三种不同形状的截交线。在讲解形位公差时,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和熟记形状和位置公差部分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等,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编一些标注及识读的口诀。如:被测要素看箭头,具体要求看框格,基准在哪找“灯笼”,四个要素要搞清。再如:箭头指向轮廓线(或延长线),被测要素在表面。箭头对准尺寸线,被测要素在中间(轴线、对称面)。

结语

在《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二维的图与三维的物之间相互转换的关系进行思维活动,直观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实践证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事物的表象,深入到投影、作图及分析形体的实质,从而为掌握识图、作图的原理,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