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是一种人生态度作文

文章 2019-07-03 02:18:21 1个回答   ()人看过

常言道:“知足常乐!”但知足者未必能长乐。而且,一个人要活得精彩,就要不断地追求。所以,人,都要有一种永不知足的精神。

有人说:“人生的美丽,在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彩。”这就是源于一种永不知足的精神。爱迪生,他的一生暂短,却活在不断的探索中。他一生的发明有一千多项,平均生命中的每十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的一生是灿烂的。

在美丽的音乐殿堂里,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而主角就是“路德维希贝多芬”。他不甘平庸,要在一片满布名人的欧洲大陆,创出自己生活的篇章,以致招来一片愤怒的指责;他不甘堕落,双耳失聪了之后,仍要以音符表达他内心的思想,从而写出《命运》这一足以振撼心灵的篇章。错乱的爱情,残酷的背叛,浑噩的社会,不公的命运,始终无法熄灭他炽热的心灵。那一股炽热源于一种永不知足的精神。

要是比别人优秀一些就知足了呢?

仲永很小的时候“指物作诗立就,起文理皆有可观者。”而“邑人奇之”,常客待仲永父亲,或花钱买仲永的题诗。仲永的父亲“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几年后,仲永“泯然众人矣。”

但是,回想鲁迅一生,23岁写成着名诗篇《自题小像》,27岁发表着名论文《摩罗诗里论》。初有成就后,仍不忘当年“弃医从文”的壮志,发奋着作,向国人“呐喊”,此外还翻译外国着名作家的作品。鲁迅成为现代文坛一巨擘。

切莫认为知足了就是追求一片恬静的生活。晋陶渊明辞官归隐,并非他已知足,而是向天下人发出抗争。他笔下的“桃花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其实,天下之大,学无止境,又何时有知足的时候呢?人生在世,虽如寄蜉蝣于天地间,但若能留名于后世,又岂能轻生?

我们不能把认识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浅尝辄止,而应当有永恒的追求,让不知足的精神永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